在银行业面临息差收窄与风险挑战的2025年上半年,哈尔滨银行(6138.HK)以 "规模、质量、结构、效益" 的协同提升,交出了一份亮眼的中期答卷。截至6月末,该行总资产达9,275.2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3%;实现营业收入73.86亿元,同比增长2.59%;归母净利润9.15亿元,同比增幅达19.96%,利润增速显著。 阅读量:11190
在金融科技浪潮中,银行业正经历一场关乎生存的技术革命。招商银行 2025年中报披露的"AI First"战略与44.44亿元信息科技投入,折射出行业对大模型技术的集体押注。然而,当头部机构砸下数亿构建全栈体系,中小银行却在算力鸿沟与数据孤岛中挣扎——这场AI竞赛的胜负手,究竟藏在技术路线的选择里,还是生态协同的智慧中? 阅读量:12415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今年4月30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持续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近年来,农发行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立足职能定位,聚焦主责主业,持续深入服务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十四五”以来,全行累计投放长三角一体化贷款1.74亿元,2024年4月末贷款余额1.71亿元,比“十三五”末增加7236亿元。
2024年5月8日,工商银行发布了2023年绿色金融信息披露报告,这是工商银行连续第六年编制和发布绿色金融报告。报告围绕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对标监管规定、国际准则、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通过治理、战略、政策、风险管理、绿色投融资、绿色运营、研究创新和交流联动等重点篇章,全方位展示工商银行绿色金融的实践举措和工作成效。
兰州银行作为一家地方性银行,近年来在金融服务体系完善、支持中小微企业、推动绿色金融、深化乡村振兴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其特色化经营模式不仅有效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也为其他中小银行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借鉴。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跨境贸易和投资日益频繁。在这一背景下,银行业的跨境金融服务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作为支撑国际贸易和投资的重要纽带,银行在跨境金融服务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日,我国多家银行相继推出了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业务,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跨境金融服务,引领着银行业跨境金融服务的新发展。
中国经济的温度计——六大银行的一季度业绩报告,为金融市场带来了新的气象。在当前的复杂经济环境下,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和交通银行这些银行业的主力军,其业绩表现不仅是自身经营的晴雨表,更是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压力与转型挑战的缩影。
近年来,我国外贸蓬勃发展,其中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崭露头角,成为外贸发展的重要引擎。为支持外贸新业态的快速壮大,工商银行积极推动跨境支付业务,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助力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实现进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增速持续提升的良好局面。
近年来,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交通物流网络不断完善,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提供了强大支撑。作为服务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力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在一季度的融资支持中发放了超过千亿元的贷款,为推动交通强国建设贡献了重要力量。从国开行支持的各地重大项目来看,这些投入不仅是为了建设更为便利高效的交通网络,更是为了促进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实现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的目标。
“开年以来,我强烈地感受到交通建设发展越来越快,交通物流网络越织越密。我行融资支持的厦门翔安机场早在年初就跑步进场,一季度机场片区18个开工项目中有6个项目提前开工,平均提前约3个月,这是为了更早建成运营、更早惠及两岸民众。”国家开发银行厦门分行客户经理李果达在厦门翔安机场现场调研时表示,预计2026年机场建成后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4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75万吨、飞机起降38万架次的使用需求,将成为我国重要的国际机场、区域性枢纽机场和两岸交流门户机场,更加有力服务厦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国开行厦门分行发放贷款6740万元,累计发放贷款1.27亿元,助推厦门翔安机场加快建设。
展望下半年,银行业可能仍将面临业绩放缓的压力。净息差持续下行、集中降费压力、资产质量走弱的潜在风险,都将对银行的盈利能力构成挑战。因此,银行需要加强风险管理,优化经营策略,注重资产资质量的稳健,通过创新和转型应对市场变化,确保业绩的稳健增长。
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公布的数据统计显示,2024年一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47.05万亿元,同比增长9.6%,一季度增加9.46万亿元。2024年一季度,各项贷款呈现出不同的增长趋势,反映了金融机构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不同重点和策略。通过对央行发布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以下几个方面的趋势:
2024年,银行业在全面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的指引下,持续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征程。42家A股上市银行在过去一年的努力和成绩中展现出了各自的发展特点和趋势。通过分析这些银行的年报数据和一季报情况,可以看出各家银行在适应宏观经济形势变化、服务实体经济、深化金融改革等方面都在积极探索和努力前行。
2024年4月29日,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SH:601939;HK:00939)公布了2024年第一季度经营业绩(以下数据均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算,为集团数据,币种为人民币)。截至2024年3月31日,资产总额39.73万亿元,增长3.66%。负债总额36.47万亿元,增长3.74%。实现净利润869.07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51%。年化平均资产回报率0.89%,年化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1.59%,继续保持同业较优水平。资本充足率为19.34%,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5.04%,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4.11%,持续满足监管要求。不良贷款率1.36%,拨备覆盖率为238.17%,资产质量保持稳定。